医院新闻
八载手术刀光里,藏着他对生命的温柔缝补——记晋城市人民医院肠胃外科医生孙晨阳
时间:2025-08-04
2017 年,孙晨阳带着一身医学理想走出校园,满腔热忱地走进晋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八个春秋悄然走过,他始终揣着那份医者初心,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誓言温在心头。以精湛医术为刃,以温暖关怀为光,以厚重责任为肩,他在胃肠外科的征途上步步坚定,为患者的健康,默默筑起一道温柔的屏障。
胃肠外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常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对医生的专业技术与临床经验要求极高。刚参加工作时,孙晨阳深知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便主动向科室资深专家和同事请教,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无论是跟随上级医生查房、手术,还是参加病例讨论、学术会议,他都认真记录、仔细思考,将所学知识不断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
为提高手术技能,他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大量手术视频,反复揣摩每一个操作细节,并在模拟手术训练中不断练习。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他从简单的阑尾切除、胃肠穿孔修补等手术起步,逐步参与到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中。每一次手术,他都全神贯注,力求精准细致,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八年来,他的年均工作量、手术例数、急危重症患者诊治数量均名列科室前列,先后获得院内优秀及先进工作者称号。经过多年积累与实践,他现已能独立完成多种胃肠外科常见手术,并在一些疑难复杂病例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曾有一位70岁的老年患者,因反复腹痛、腹胀、便血就诊,被诊断为晚期结肠癌,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手术难度极大。患者和家属十分焦虑,担心手术风险与预后。孙晨阳详细了解病情后,与科室团队多次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中,他们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历时六个多小时终获成功。术后,他每天到病房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康复训练。在精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出院,临别时紧紧握住他的手感激道:“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作为医生的价值与意义。
还有一位45岁的年轻胃癌患者,术后出现淋巴瘘——这虽是肿瘤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该患者每日淋巴瘘量达4000-6000ml,引发低容量性休克,需靠大量血液制品及营养制剂维持生命。手术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联系多家国内顶尖团队,几乎用尽所有方法仍无济于事。就在患者及家属濒临绝望时,他们不断尝试,最终用仅数元一支的亚甲兰挽救了患者生命。“不抛弃、不放弃,0.1%希望背后的百倍努力,是医务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坚守。”
临床工作中,孙晨阳始终坚信:医术重要,医德更重要。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温暖与关怀。胃肠外科患者多需手术,创伤与对疾病的担忧常让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他总是耐心沟通,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帮患者消除顾虑;同时注重与家属沟通,及时反馈病情变化,听取意见建议,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曾有一位刚结婚的年轻胃癌患者,对未来充满恐惧与绝望,情绪低落、不愿交流。孙晨阳多次到病房与其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随着医学发展,胃癌治疗效果越来越好,积极配合就有康复希望。” 他还与患者家属沟通,建议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减少副作用。一段时间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情绪逐渐好转,最终康复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心理关怀,他始终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合理检查、治疗、用药,尽可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对于贫困患者,他会主动协助申请医疗救助,解决实际困难。曾有一位农村患者因肠梗阻住院,家庭贫困无力支付费用,他立即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申请救助,并组织科室同事捐款,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
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位在读大学生——为父亲办理出院手续后,学生找到他说:“医生,我没有返校的路费了。” 孙晨阳得知其父亲是农民,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家中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这场病无疑雪上加霜,可能阻断孩子的求学路。他当即添加学生微信提供了帮助,学生坚定地说:“谢谢您,我会还您的。” 两年后,他收到对方消息:“医生,我领到工作后第一份薪水了,还您钱。”“我有仁心,他有承诺——或许他学到了仁心,而我学会了他的承诺:对患者的承诺,就要做到。”
作为年轻医生,孙晨阳深知肩负学科发展重任。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参与科研与教学,努力提升学术与教学能力。他担任科室教学秘书及实习、规培医生的带教老师,认真指导临床实践,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与知识。他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同时积极参与科室学科建设,与同事共同努力提升科室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孙晨阳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医院疫情防控预备队,医院封控期间主动请缨留守,保障留滞患者的日常诊治及急危重症救治;接到方舱医院启动通知后,他立即奔赴晋城市方舱医院一线,不仅做好发热患者筛查、隔离与治疗,还参与多名外伤患者的救治与转移。在胃肠外科门诊和病房,他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健康宣教,确保科室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疫情期间,科室正常医疗工作虽受影响,但对患者的治疗从未松懈。对于急需手术的胃肠外科患者,他们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及时手术,保障生命安全。曾有一位急性肠梗阻患者病情危急需立即手术,当时疫情严峻,患者及家属担心感染风险。他一边安慰,一边迅速组织团队制定详细的手术与防控方案,充分准备后顺利完成急诊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
八年来,孙晨阳在胃肠外科岗位上经历了无数挑战与考验,却始终未忘初心与使命。每一次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听到家属的感谢,都让他更加坚定从医信念。未来,他将继续精进医术与医德,为患者健康和医学发展倾尽力量。他相信,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便一定能在医学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