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2024年山西省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巡讲(晋城站)在我院举行

时间:2024-12-12

为了促进结直肠癌疾病诊断的交流,加强区域之间医院合作的联系,分享最新疾病相关进展,2024年12月11日,由山西省医学会主办,山西省病理质控中心山西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山西省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巡讲(晋城站)”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学术会议中心智慧教室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省内知名专家,共同分享学科知识,分享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为推动晋城市以及全省的结直肠癌和淋巴瘤的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我院副院长牛东升在致辞中,对参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热忱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院病理科的发展历程,深入阐释了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对提升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意义,为学科后续发展清晰导航,指明方向。

学术交流中,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郗彦凤教授聚焦于淋巴瘤病理诊断的关键要点,从临床病史重要性、组织样本固定、穿刺组织诊断挑战、诊断方法到临床病理沟通等五方面阐述其临床进展与诊断方式,尤其着重介绍分子病理在其中的重要应用,为参会者深入理解淋巴瘤病理诊断提供了全面且关键的知识要点与实践指导。
我院肿瘤中心三病区主任金亮亮教授针对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聚焦于 “MSI-H 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及思考” 以及 “MSS 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及思考” 两大关键板块,深入剖析。从结直肠癌的基本治疗原则切入,详细阐述了潜在可切除组的精准治疗策略以及姑息治疗组的多元方案规划,系统且细致地讲解了当前临床上应对结直肠癌的各类治疗方案,为提升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山西省肿瘤医院昝丽坤教授围绕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规范性检测及其意义进行了详细讲解,她先是回顾了结直肠癌治疗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从传统治疗逐步迈向精准医疗时代的变迁轨迹。接着深入讲解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如何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策略提供精准指导,最后对分子标志物检测相关的共识指南进行了全面、深入且规范化、系统化的精细解读,使听众对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检测领域有了透彻且系统的认知。
讨论环节,我院血液科郎筠渊教授,超声科王丽云副主任医师,普外四科陈海峰主治医师和病理科张勇主治医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郎筠渊教授分享了在临床中对于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建议,王丽云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超声和临床病理之间的交流,陈海峰主治医师介绍了临床过程中对于淋巴结切除的理解,张勇主治医师介绍了我院病理科近几年对于淋巴瘤诊断的心得和进步。
随后,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步鹏教授围绕肿瘤检测中免疫组化知识进行了讲解。他详细总结了免疫组化中的十大关键要素,着重强调病理科从业人员需提升质量意识与学习意识。步鹏老师还生动科普了免疫组化定位差异导致表达不同的重要区别,深入讲述了设备管理与仪器保养方面的精细要点,有效传递了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的理念与意识,为参会者在免疫组化的理解与实践应用方面提供了全面且极具价值的引导。
会议最后,我院病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任乾锋教授带来了“MMR 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及规范化报告”的讲题,从MSI和MMR简介以及检测意义,到MSI和MMR检测方法和一致性情况,MMR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对2024年MMR室间质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判读报告的要点,染色结果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规范化病理报告进行了建议。会议最后在郗彦凤主任的总结下完美收官。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晋城市病理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省内病理学与晋城病理学共同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搭建了一个病理学领域共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我院乃至我市病理专业的发展。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加强各个地区病理学的交流与发展,为提高我院病理诊断水平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