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晋城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水平的提升,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由晋城市人民医院、晋城市科协、王伊龙神经病学山西工作室、晋城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晋城市神经内科质控部主办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八届晋城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进展及临床实践” 于2024年12月8日在晋城市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脑血管病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吸引了晋城及周边地区的医学同仁踊跃参与,共同聚焦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享前沿诊疗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
晋城市政协副主席、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大会主席贾龙斌教授出席会议,晋城市科协二级巡视员焦勇、我院副院长潘三葱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贾龙斌教授代表组委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医学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强调,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次会议旨在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发展与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

晋城市科协二级巡视员焦勇致辞

我院副院长潘三葱致辞

我院神经内科主任许丽娜主持开幕式

在学术讲座环节,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王伊龙教授率先登台,就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的超适应症应用:临床证据” 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讲解。王教授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与实际病例,详细阐述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超适应症应用的临床依据、风险评估以及潜在获益,为拓宽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北京天坛医院的曲辉教授围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新进展” 进行了精彩报告,深入剖析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最新诊断技术以及治疗策略的创新与突破,使参会者对这一复杂脑血管疾病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北京天坛医院的潘岳松教授则聚焦 “多中心临床登记研究设计与实施”,分享了多中心临床研究在脑血管病领域的重要性、设计要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地区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张炜教授针对 “遗传性脑血管病” 进行了系统讲解,通过对多种遗传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遗传模式、诊断策略以及治疗方向的详细阐述,让参会者深入了解了这一特殊类型脑血管病的复杂性与诊疗要点,拓宽了临床视野,为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郑大一附院的水少锋教授在 “慢闭再通技巧” 的授课中,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手术技艺,深入解析了颅内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手术的操作要点、技术难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为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导。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的李伟荣教授对 “PFO 相关卒中的诊治” 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卵圆孔未闭与卒中的关联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与优化,使参会者对这一特殊类型卒中的诊疗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张金教授分享了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的最新进展,包括介入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手术器械的创新应用以及术后管理的要点,展示了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理念。
北京天坛医院的杜万良教授以 “脑梗死溶栓新进展” 为题,介绍了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在病例分享环节,晋城市人民医院的孙烨婷、李世芳、刘伟、李钰娟、李惠敏等医生分别带来了 “不一样的病脑”“肌无力追根溯源”“意识丧失为哪般”“临床凝血异常寻因”“颅内异常信号1例” 等精彩病例。他们从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到随访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与深入分析。与会专家对每个病例进行了认真点评与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加深了参会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实践的理解与认识。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涵盖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多个方面。通过专家讲座与病例分享相结合的形式,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会议期间,与会者认真聆听、积极提问、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新了诊疗理念,还获得了许多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对提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与筹备,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它不仅为晋城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领域的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地区间的学术合作与学科发展。相信在本次会议的推动下,晋城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将迈向新的台阶,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