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健康科普

各种各样的炒菜油,哪种对健康更友好?

发布时间:2025-11-15 19:20:00
本期科普文章作者——赵丹阳


【 赵丹阳 】


临床营养部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诊疗方向: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营养管理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出了蒸、炒、爆、烩、煎、炸、烤等烹调技艺,而食用油可以说是烧菜的必需品。使用不同食用油,对心血管健康及死亡风险有明显影响。选定一款适合日常食用的炒菜油,对每个家庭都是必要。黄油、猪油、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油、调和油......各种各样的油摆满超市货架,到底哪种对健康更友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需记住两点:①优先选择植物油,时常换着吃;②看烟点。



为什么要优先选择植物油呢?


这主要是从各种油的成分来区分,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多见于肥肉、全脂奶、乳酪、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油相对来说更健康。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芥酸(多见于菜籽油)、油酸(多见于橄榄油、茶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能调节胆固醇水平,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是亚油酸(多见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α-亚麻酸(多见于亚麻籽油、紫苏油)、花生四烯酸等。亚油酸、α-亚麻酸等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主要来自植物油),营养学家把它们称为必需脂肪酸。人体缺少了它们,发育就会变得缓慢,甚至还会对肝脏、肾脏、神经等造成损害。


为什么要时常换着吃呢?


时常换着吃能摄取更多种类的脂肪酸,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种油造成营养不均衡。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建议优先选择植物油。注意不要选椰子油和棕榈油,它们的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的还高,接近或超过80%。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虽好但也是油脂,不建议过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超重肥胖的人,食用油的摄入量可以再少一些。

如何判断食用油的“烟点”


在油的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叫作“烟点”。油冒烟的时,油烟里会含有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还会增加肺癌风险。


做饭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选择不同烟点的油。比如,爆炒煎炸时,所需的温度较高,选择用烟点高的油;凉拌菜肴时,所需的温度较低,可以选用烟点低的油。食用油烟点的高低还和油脂的加工工艺相关。通常来说,“精炼”过的植物油烟点更高。写着“初榨”“特级初榨”“冷榨”字样的油,烟点较低,可以用于凉拌,尽量不要用来爆炒、煎炸。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24小时咨询热线:0356-96559

    jcsrmyyyb@126.com

    048026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