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验孕棒上出现两条红杠,一个小生命的故事就此开篇。但你知道吗?有一种叫“艾梅乙”的“隐形敌人”,可能悄悄潜伏在母婴之间。别慌,今天我们就把它的底细扒清楚,教你如何为宝宝筑起健康防线!
“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简称,它们都是传染性疾病,且都能通过母婴传播给宝宝,带来严重危害。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为AIDS,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继发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传染性肝病。
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孕期经胎盘感染宝宝,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经过产道,接触到母亲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感染,产后主要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感染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的孕妈妈也可能通过以上途径(一种或多种)感染宝宝。
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可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的孩子还可能成为艾滋病感染者。
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可能发生自然流产、死产、胎儿水肿、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孩子还可能是先天性梅毒患儿。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进行母婴阻断,孩子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孩子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90%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而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仅有3-5%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慢性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但别害怕!只要早发现、早干预,这些风险能降到最低——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关键:筛查和阻断。
提前做个体检,给身体来个“全面安检”,把隐患扼杀在萌芽期;
第一次产检就赶紧筛查,越早越好!早发现就能早启动保护措施;
就算孕期没查,分娩时也要补上——医生能立刻给新生儿做紧急防护。
艾滋病孕妇孕期应坚持规范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不漏服、不擅自停药,接受相关检查、住院安全分娩。为避免胎儿感染,病毒量高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还需要在24-28周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孕妇一旦发现梅毒感染,即刻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治疗(如临产时才发现感染也应即刻接受治疗,并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通常采用青霉素治疗,如青霉素过敏,医生将根据孕妇情况采用替代治疗。
艾滋病孕妇生下的宝宝采取人工喂养,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于生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到孩子满12、18个月时需再次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于1、3、6、9、12、15、18月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随访,直至排除或诊断先天梅毒。乙肝生后新生儿尽早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首剂乙肝疫苗的注射。新生儿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后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明确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最后想说:别怕,医院是你的“战友”!
有些孕妈妈可能会因为害怕歧视而隐瞒病情,但其实医院早就准备好了“暖心防线”:平等接诊、保护隐私、尊重你的生育权,全程都会用专业手段帮你降低风险。大胆告诉医生你的情况,他们比你更想让宝宝平安出生!
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守护。了解“艾梅乙”,做好筛查和阻断,就是给宝宝最好的出生礼物。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隐形威胁” 挡在门外,让每个家庭都能笑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