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健康科普

嘴唇上的 “小疙瘩”—— 唇黏液腺囊肿

发布时间:2025-04-16 19:15:00
本期科普文章作者——赵腾飞



【 赵腾飞 】


口腔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

擅长复杂牙、阻生齿,多生牙的拔除。颌面部小肿物切除、脓肿切开引流,颌骨囊肿等常见手术,掌握各类外伤的处理。


嘴唇上出现 “小疙瘩”,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这些 “小疙瘩” 不痛不痒,摸起来软软的,很有弹性,颜色呈透白或带点蓝色,并且数天至数周都不会消退。要是不小心咬破,或者有人误以为是水泡而自行戳破,会有蛋清样的液体流出,水泡也随之消退。但没过多久,它又会再次出现。多次反复后,可能会变成白色的硬结。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口腔黏液腺囊肿。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多表现为唇部、舌头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无痛性、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或淡黄色小肿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 “真面目”。


提问

口腔粘液腺囊肿的形成原因

回答

在唇内侧薄薄的黏膜下,能摸到许多粟粒大小的小颗粒,它们就是唇腺。唇腺位于上下唇的黏膜下层,是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唾液腺,属于具有分泌功能的小唾液腺体。它所分泌的唾液,会源源不断地渗出到黏膜表层,起到保持口腔黏膜湿润的作用。


口腔黏液腺囊肿通常出现在口腔黏膜表面,尤其是嘴唇上。这种囊肿一般是由于黏膜小唾液腺受到创伤,或者导管阻塞,导致分泌液潴留无法排出而形成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咬下唇的不良习惯,或者进食时不小心咬伤嘴唇。




提问

口腔黏液腺囊肿有哪些症状?

回答

外观表现

口腔黏液腺囊肿通常表现为嘴唇上出现一个或多个小疙瘩,大小常如黄豆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

大小变化

囊肿的大小可能会逐渐增大,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变大变小。这是因为囊肿的囊壁破裂后,囊液流出,囊肿就会暂时变小甚至消失。但过段时间,囊液又会再次积聚,囊肿便重新形成。多次复发后,黏膜会产生疤痕组织,使原本半透明的水泡变成白色硬结。

周边反应

口腔黏液腺囊肿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周围出现轻微肿胀或红斑,这是由于囊肿内部黏液积聚引起的。


提问

如何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

回答

口腔黏液腺囊肿是良性的,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早期小型且无症状的唇黏液腺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有可能自行消退。


然而,如果囊肿引起明显不适,或影响日常生活,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囊肿。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医生会将囊肿及与其相连的腺体一并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切除后,会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不过,由于小唾液腺数量众多,或者再次出现咬伤等情况,术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


提问

如何预防口腔粘液腺囊肿?

回答

  • 纠正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咬唇习惯。
  • 避免黏膜损伤:去除口腔中的刺激源,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损伤。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营养,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 及时就医: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发现囊肿超过 1 个月仍未消失,请及时就医,切勿擅自挑破囊肿。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工作时间:0356-2065201

非工作时间:0356-2065202

jcsrmyyyb@126.com

048026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